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天宝风流 > 第二百五十二章 返京〈一〉

第二百五十二章 返京〈一〉(1/2)

    些日子还在家找工作,刚赶回四川等着毕业论文答辩上5.12川地震,当时我正在寝室午休,被震动惊醒的时候还以为室友跟我开玩笑,等反应过来是地震,已经晃动的非常激烈,跑下楼的时候,惊慌失控的女生声嘶力竭的惊叫不断,那一刻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感觉“这楼要塌了!”。

    随后,宿舍封楼,我们撤出公寓,当晚全校几万人一起睡在大体育场的空地上,整个学校变成大难民营;第二天开始下雨,我们幸运的转入学校专家楼的车库中,一直住到今天下午,等宿舍楼的专家鉴定结果出来后才回的寝室。一个小小的车库住了二十多个人,晚上睡觉都躺不下来,其间余震不断,这几天的日子注定毕生难忘。

    经过这次地震之后,我对“人定胜天”四字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人力毕竟有时而穷,远非我们自己以为的那么强大!

    一回寝室,即刻码字恢复更新,从明天起,若无特殊意外,更新不会再无故中断!

    ………

    “少爷,少爷醒醒!”,夜幕中的河北道刑州监军使府,唐九刚在门外轻唤了两声,就见面前房门开处,唐离走了出来,“什么事?”。

    “帅府来了一位录事参军,说有紧急军情禀报”,唐九边陪着唐离向正堂走去,边压低了声音道:“另外,京中府里李先生处也谴人来了”。

    “这大半夜的有什么紧急军情?”,嘴上喃喃了一句,唐离脚下却加快了步子。

    到了正堂,唐离坐定之后也不等那参军行参见礼,径直摆摆手道:“别闹这些虚文儿了,有什么紧急军情快说”。

    “禀监军使大人,今天上午。李晟并薛嵩两位将军由哥舒大帅亲自提调,分由南北两路合围贝州永济县,经两个时辰大战,至午时前三刻,阿史那承庆残军三万余人除冥顽不灵者伏诛外,其余二万八千余众皆已投降!”。那参军说到这里,脸上也有忍不住的喜色。

    “好!那阿史那承庆现又如何了?他在何处?”。

    “属下参军纷纷投降,阿史那承庆见大势已去,在李将军进永济县城时已畏罪自杀,其尸首正在运抵刑州途中”。

    “恩,哥舒大帅现在何处?”

    “大帅昨个去的贝州清河,现在该已到了经城,预计明日下午可返回帅府”。

    “好。你去休息吧!辛苦了”,虽然这早是意料中事,但真个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唐离还是忍不住心中一阵激动,静坐了片刻待情绪正式稳定下来后,他才向一边的唐九招招手道:“李先生谴来的人在那儿?”。

    只看来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面容和举手投足间若隐若现透出地阴暗气息,唐离便知眼前这传信之人必是经四娘亲手调教过的暗线人手,自怀中贴身处掏出层层包裹着的信笺,唐离接过后看了看封口处完好的蜡封,向唐九吩咐了一句:“阿九,你给他出一个收执”,听到这句话后。那信使沉默紧绷的脸上终于显出了一丝轻松。

    这边唐九领着信使到一边安置,唐离拆开信笺后,越看脸色越差,最后竟忍不住狠狠一拍身边的书案,这声响只将随后前来侍候地宝珠吓了一跳。

    “出了什么事,惹得少爷如此?”,放下手中捧着的茶盏,宝珠凑前一步小声道。

    “杨国忠欺人太甚.“陆路通商于朝廷、难民、商贾皆是有利之事,他竟以引民逐利,有伤国本的由头在政事堂就给封驳了,此举分明是欺我不在京中”。

    “噢,封驳了!”,此次的缘起本是宝珠的首尾,闻言焉能不急,“这陆路通商碍着杨相什么事了?眼见已是四月了。再耽搁不得了,少爷要待如何?京中李先生可有什么措置手段?”。

    见宝珠如此着急,心中原本焦躁的唐离倒缓下了心神,“前次关内道赈灾钱粮弊案杨国忠想是得了什么气味,他岂能不知王郎中这份折子是出自我的意思?该是故意封驳地。他若执意如此,我不在京中,凭李泌的身份毕竟无法与他直接想抗,再说……”。

    “再说什么?”,唐离摇摇头没回答宝珠,坐下身来沉吟了片刻后道:“引民逐利、动摇国本,单凭着这条还阻不住陆路通商的提议,毕竟此举地好处是实打实的。怕就怕杨国忠拿‘过所’来说事。”

    “过所?”,闻言,宝珠一愣,“这又碍着过所什么事儿?”。

    “自国朝定鼎之初,便设立‘过所’制度,此举在于使百姓各居乡土,若无过

    说穿州过道,便是本县也出不了,此一则是避免流民法,再则也是我朝府兵制的根基。此次陆路通商若真个成行,不免于这法度有所冲突,若杨国忠据此反对,还真不好应对”,粗略解释到这里,唐离言语一顿道:“看来,我该要亲自回京一趟了”。

    听到唐离要回京,宝珠明显的松了一口气,只是口中迟疑道:“少爷有使职在身,非得圣上召唤不得擅自回京,这……”。

    “此事我自有计较,明日一早你便动身回转江南,也让那些海商们安安心思。现在天也晚了,便去安歇吧!”,既已打定了主意,唐离心中也就宁定下来,浅笑着说完这句,已率先向内院走去。

    第二日,亲赴贝州指挥对阿史那残军围歼之战的哥舒翰回抵刑州,第三日一大早,监军使唐离在一千玄甲护骑的护卫下出刑州西行,经关内道南下往京畿道而去。

    在唐离大队之前,早有十余健壮军汉手持长竿先行,这些长竿上都悬着长达数尺的“露布”,露布上书写的是平叛大军全歼阿史那残军地捷报,这些头缠红巾的健壮军汉一路南下途中,引来路人喝彩声无数。

    进入京畿道之后,唐离并不曾直入长安,而是就此折向往潼关而去。此时的潼关聚集有自江南各镇调集的近八万军队,在新罗名将高仙芝的率领下护卫长安门户,此次平叛之战,依朝廷诏令,主掌潼关地高仙芝与陇西哥舒翰,及坐镇河南道的封常清同为平叛军天下兵马副元帅。本就属唐离的监军范围,是以他一路此来并不显得突兀。

    到达潼关当日,唐离即写了一本要求前往帝京献俘地奏章呈往长安,随后便谴传令信使前往汴州,请封常清前来潼关议事。

    眼下形势已明,随着哥舒翰西出河北道截断范阳叛军主力北窜的退路,朝廷平叛军在大唐北地已完成对叛军的战略合围之势,时令已到四月。位于高原上地吐蕃气候渐次开始回暖,这就要求战事需尽快结束,务必在七月之前使陇西军及江南各道防范吐蕃东侵的军队得以各回旧有防区。

    “高副帅。封副帅,自平叛军集结之日至今已是半载有余,半年以来,无数大唐百姓流离失所,饥寒冻病而死者不计其数;而为支应三十万大军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