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其他综合 > 一个少女的自白:其实我不快乐 > 一个少女的自白:其实我不快乐第4部分阅读

一个少女的自白:其实我不快乐第4部分阅读(2/2)

的第二个理想。我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定的读书人,下围棋、戏剧创作是他惟一的爱好和生活,噢,还有足球。除此以外,他对什么都没兴趣,他希望我将来走他的路。最初,我十分不愿和别人在棋盘上发生战斗,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地这么默默地对弈,直到分出胜负。这么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可怕,沉默有时比言语更可怕,它意味着不堪忍受就会爆发。渐渐的,从中我体会到好处:放学后我可以彻底地安静下来,集中精神对付一件事情。直到如今,在纷乱的人群中我可以迅速地冷静下来马上进行思考,大多是小时候下围棋的那个环境造成的。学会自己独立的思考并且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并且坚持着不放弃。傅雷对傅聪说,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有的时候因为虚荣或者害怕谴责而不敢真诚。当年下围棋的时候,周围一圈几十人,这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较量,上了场,就只靠自己一个人孤身奋战,没有人帮你,也没有人同情你,赢就是赢了,失败没有任何的借口。我可以在对手面前承认自己的野心,要赢,但是又不敢轻易地表露出来。我没有男孩子气势上的那一种咄咄逼人,却在心底里拼了命地渴望成功时的那种感觉。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盘棋,就是因为人生百计,在棋局里都能够体会到。爸爸也是下棋的高手,每每下完棋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忙着要复盘,把刚才下过的棋全部重来一遍,如果不是经过思考的一步棋,那么就很难回忆起来,就要受到谴责。复盘的过程中,对于下得不对的棋或者用得不对的计策,都会得到一一的更正。下棋是什么?是一场心理站,也是一场智力战,受着爸爸的影响,我的棋术越来越好,同时,我也发现,自己一天比一天的沉默。音乐,使我开朗;围棋,让我沉默。按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是两种不相同的东西,一动一静在我身上都发展得那么自然,我知道,我必须付出代价。当我在一场比赛中连输三盘的时候,我以后便再也不去少年宫训练了。我的围棋老师,棋圣聂卫平的大师姐,曾为此感到惋惜。围棋与我如过眼云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5长大想干什么(4)

    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当时很傻,为什么面对困难就轻易地放弃它?然而,这一切都不能再回来。“性格决定命运”,一直到现在,当我在什么事情上退却时,爸爸就这样说。那一段时间,我一直生活在不和谐中,生活表面的安定,却掩饰不了内心矛盾的不停冲撞。我逐渐明白著名作家张欣说的那句话:我们生活在水面上,而真相都在水底。这后来的不和谐一直跟着我许多年,不能从心底里抹去。所以,虽然我喜好音乐,却不肯像儿时那样地投入,只是个比一般人更多一点的音乐爱好者,偶尔唱唱歌,偶尔用软件做点小曲子,购进各种各样的打口,听着不同于传统的音符。我对艺术的态度也只是走走表面文章,根本深入不下去,更没有毅力和决心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地生活着。四、父母的理想实现了关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关系,妈妈有她一套的理论。妈妈说: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你从深圳走到乌鲁木齐走完了就走完了,可能会使你的身体更加健康一些,也可能会把你的身体走垮,也许还会增加一点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但你能拿到一个大学本科文凭吗?而一个人如果读了万卷书,可就了不起了,拿文凭肯定不在话下。他如果读的是同一类书,他一定是这一方面的“大家”,他如果博览群书,他就会是一个了不起的“杂家”。我反问她:如果他读的全是坏书呢?妈妈说:那他有可能会成为一名犯罪学专家,抑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妈妈轻易地击破了我多年信奉的“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强的信念。其实,这是我小时候认识上的一个偏差。“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孰是孰非,不能一言以蔽之,更不能把两者的关系对立起来。有一点我是明白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个人一定要拿一张文凭,这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本钱。上中学后,考上大学是我的理想。至于上了大学后,我还该干什么,我真的很渺茫。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妈妈把适合我报考的各类学校都列了出来,并把它们前一年录取的分数分别也列了出来,我看来看去都差不多。也许自己是在大学里长大的吧,家里跑来跑去的都是大学生,而且,在我们周围有七八个大学,也没有特别觉得哪个学校的学生怎么优秀。我拿不定主意,就征求父母的意见,可是父母却说,尊重我的选择。一直以来,我总是感到父母管我很多,我的被束缚感特强。没想到在报考大学这个问题上,父母竟然不帮我拿主意!我最初的理想是报考北大,从初一开始,我就在家里书桌前面的墙上贴着“北大”两个字,作为我的人生坐标。可是,我在考高中时报错了学校。那时的虚荣心还是很强的,想着深圳外国语学校那么难进,我要是上了有多么荣耀。可是进去后发现,这里不是很适合我。这所学校除了外语比其他学校好一点外,其他科目平平。这使我很沮丧,也挫伤了我的读书积极性。妈妈好像对华南师大情有独钟,她总是说女孩子当老师多好,可我就是不想听她的,我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个时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来我们中学进行推广,他们说:你们本来就是外国语学校,你们的外语基础肯定不错。我们向你们承诺,只要你们第一批第一志愿报的是广外,只要你们能达到分数线,我们优先录取。广外是我的心头之痛,当初报保送生时,我也是参加考试者之一,我敢大言不惭地说一句,论考试我根本不怕,但我落选了。有人告诉我,大学里有名堂,也有人告诉我,是中学的班主任为了让他心仪的学生上,特意把别人的评语写得比我好。关于这一点我有点相信但不完全相信,我不愿把老师想得那么差劲。但有一件事是真的,当时重庆大学也要录取我为保送生,他们到学校来与我当面说得好好的,说回去就给我发录取通知书,可后来没影了。老师的解释是:重庆大学不是我们深外首选保送的学校,我们不能把保送名额浪费掉。说穿了,就是不能把保送名额浪费在我的身上。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大学里二十多年怎么呆的,当年招生、分配,干得那么起劲,轮到自己女儿了,一筹莫展。还振振有词地说:你凭自己的本事考,考到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我不会拿钱去为你活动,也不会拿钱为你做自费生。她说得出也是做得出的,小学考初中时,她这么说;初中考高中时,她还这么说(幸运的是初中高中我都考上了省重点);现在她又这么说,我真的好失望啊。6月17号是我们填高考志愿的日子(广东是先填志愿后考试),那天我被通知保送生落选。我的头脑一阵发懵,回家后,我对妈妈说,我的第一批的第一志愿一定要报广外。我是带着一种复仇的心态来报广外的。我当时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想让世人知道,我是能考上广外的,并不是我怕考试才去报保送生的!现在看来是自尊心受伤了。在填专业时,妈妈给我分析了各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所要开的课程,那时我已听不进去别的了,我就随便报了几个专业。我想,关键是要上广外,至于上什么专业一点都不重要,我要证明自己!

    5长大想干什么(5)

    保送生上不了了,几个月(从3月到6月)来萦绕着我心头的不安、焦虑一下子全部没有了,心情反而异常的平静。大概是我的一放松,病菌乘虚而入吧,当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下半夜,我开始发烧、咳嗽(要是现在有可能就被当作非典啦)。从6月17号开始,一直到7月7号,我就是那么拼命地咳嗽,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喝了咳嗽糖浆我就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急得各科的老师轮着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几次跟我商量:今年不考了,我们明年再考?我根本不予考虑。7月7日早晨,我照样走进考场。也许是考场没有空调的缘故(我们教室有空调),我竟然不咳嗽了。父母喜出望外,还有我的陈锦阿姨每天开着她的volvo接送我出入考场。8月中旬我拿到了广外的录取通知书,可是,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当有人向我祝贺时,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个通知书来迟了,进而使我对这个学校也没多少好感,这是我当时的最真实的心态。说到理想,“上大学”是自儿时大人们一直在我的耳边唠唠叨叨十几年的一句话,现在,这个理想已经实现了,我为什么没有预期的激动呢?电视电影里某一个人实现了某一个愿望,那种欣喜若狂、那种激动人心、那种无与伦比的快乐感染着许多人。我为什么快乐不起来呢?如果不是广外而是北大,我会不会很快乐?我反复问了自己许多遍,我想象不出来。说到底,这个所谓的理想是父母最想要的,也是这个社会给我们定的人生目标,多年来,我只是照着目标往这个方向努力。达到了,我如释重负,可以交差了!五、我的未来不是梦那么我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也许我是个废小孩,我不知道我将来做什么好。一直以来,我都是按照大人给我设定的目标做的,我已经习惯被人安排了。有许多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长高兴死了,到处请客吃饭来庆祝。而我们家什么也没做,父母觉得考上大学是应该的事,是一个人人生迈开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没什么好骄傲的。我读的是国际新闻,许多人说是好专业,将来可以当主持人,还有人说,深圳离香港那么近,可以到凤凰卫视去应聘。关于这一点,我真的想象不出来。看着屏幕上吴小莉和陈鲁豫神清气闲的样子,我一点也不羡慕。我想,还是等我先拿到这个文凭吧,那时也许我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想。妈妈那天说了我一句话,她说:你们这些80年代的独生子女啊,生活太优裕了,没有饥饿感,哪有什么动力呢?妈妈也许真的讲对了。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说一个人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遇到停电,电梯没法开了,于是他只好背着包往上爬。爬到20楼时,感到累,就把包放下来,打算等电梯来了再下来拿。卸下了包袱,他轻松多了,一会儿就爬到了40楼。可是,再往上爬,他的心情开始烦躁起来,他埋怨自己为什么不看停电通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在自责中他爬到了60楼。再往上爬,他连生自己气的力气都没有了。爬啊爬,终于爬到了80楼,到了家门口才发现,钥匙留在20楼的包里了!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是在反映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生活在家人、师长的期望和期许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也没有能力,因此步履难免不稳。20岁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开始全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过了愉快的20年。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有许多的遗憾和追悔,对这个惋惜,对那个痛恨,在抱怨和后悔中又度过了20年。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经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能再抱怨了,要好好地珍惜剩下的日子。于是开始发挥余热,尽情地过好每一天。到了生命的尽头时,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么事还没有完成——原来,我们的梦想还留在20岁!是啊,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自己最在意的是什么?不要等到40年后才来后悔啊。是得好好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与现在有何不同,想好了,就去做,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过好每一天。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就是要不停地跳,生命才会鲜活,一生才不会虚度。

    6青葱岁月(1)

    青春期的生活像雨后的虹,多彩又绚丽。清晨醒来,意味着新奇与接受。我们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和事,感受着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经历着生命中的每一个程序,从而使我们的内心充实,生命丰盈。情窦初开,少女情怀初绽放,我犹如赤脚走在铺满鲜花的小径上,充满欣喜,又懵懵懂懂。时间很长也很短,长得没有未来,短得没有青春。青葱岁月,充满了孤独感。而独生子女的青葱岁月更加孤立无援。一、情窦初开还在老家的时候,家里安装了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前身),日剧和韩剧扑面而来。记得第一部被我喜欢上的电视剧是日本偶像剧“再见白鸟丽子”,说的是一个叫白鸟丽子的美丽的富家女孩,被一个穷人家的英俊男孩喜欢上之后发生的种种事情,是一个喜剧。那个夏天,我开始为白鸟丽子和她的英俊男孩哲也而着迷,并且对爱情,有了一种模模糊糊的憧憬。那时的大学校园,暑假一到,大学生都走光了,到处都是幽静的树林和吱吱的蝉叫声。没人走的空地,几场雨一下,小草嗖嗖地往上窜,把校园东一块西一块地铺上了绿毡,整个环境显得特别雅清。就在这个雅清的夏天里,正是五笔字型盛行的时候,家里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台386的电脑(那时,大学计算机房才用286),我带着一丝懵懂和青涩,到大学办的五笔字型学习班去学习电脑。每天一个人夹杂在远比自己大很多的人群中上课下课,上机下机。白鸟丽子和哲也相恋的年纪是19岁,所以在一同上课的大学生人群中,我不难找到一些英俊的如哲也般的男孩子,和一群美丽的如白鸟丽子一样的女孩,他们随意地交流或交谈,看似情侣,抑或又不是,让我想到日本偶像剧中那段纯洁的爱情,和一次对望就能引起的好感。学习班里我年纪最小,所以大家都很照顾我。一个来自马鞍山的大姐姐每天回家都和我同路,和她一起来学习的,还有当时在本市四十八中读书的她的弟弟,刚刚初二。恐怕除了我以外,他就是年龄排第二小的人了。他很乖,和我一样总是很少说话。每次上课之前,他很及时地帮我和他姐姐拿拖鞋,换好鞋后去上机,之后,下了课又很积极地帮我们去拿鞋。每次上完机,老师开始讲课,他和他的同学总是坐在我们的后面听课。我对他印象很深是因为他是第一个给我留下真正好感的男孩子。他皮肤很白,白得有些病态,手指很长,人很瘦,看上去触觉非常敏感。面孔带着棱角,眼睛是双眼皮,非常的黑亮,整个人看上去,有一种艺术的美感,神经质的美感。我曾经悄悄地问他姐姐,他会弹钢琴么?他姐姐笑着跟我说,他不会,但是他的体育很棒,别看他那么瘦那么白净。然后我也笑了。那个夏天,我的妈妈再也不给我穿儿童商场买来的裙子。那时候我已经有一米五八那么高了,妈妈开始给我用布料做衣服,做成少女装的样子,再穿上有一点半高跟的带有蝴蝶结的凉鞋。也是那年夏天,我开始有了初潮。整个人处在发育之中,我想属于我的时代已经来临了。认识他的三四天后,他便开始在上课的时候用脚踢我的鞋跟,而我总是不说话,偶尔回头看看他,他也是低着头笑。放学以后,他和他的同学跟在我们的身后,说说笑笑,他的姐姐让他去买冰棒给我们吃,他就去买。课程上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下课,他问我要不要送我回家,我说不用了,然后就转身走了。我之所以不要他送我回家,是因为我们的家属区离计算机楼很近,家里人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我的身影,我可不敢和一个大男孩走在一起,如果从一排排的宿舍楼下走过去,不知要有多少人看见,那妈妈要气死了!可是我没想到,那天到家后,妈妈说:“明天不去上课了,我们出去旅游。”我一听,急了。我说:“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也让我有个心理准备,我,我什么都没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