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中华大帝国 >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二十八章 鸟尽

第十二卷 冷战铁幕卷 第二十八章 鸟尽(1/2)

    .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陛下待臣如手足.臣不得不寻策以自保,吴三桂、吴王、韩信反乎,如今墓草萋萋。武神岳侯爷如何,精忠可见天日,犹遭风波亭。臣不敢比之,臣只愿平安一生。望陛下见谅。古人云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陛下翻手间……。”

    “混蛋|.下,而将盐商连根拔起.对于宋兵策赵刚始终是想保住他.可是宋兵策的不告而别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盘,而宋兵策的留书让赵刚在愤怒之余又多了几分心痛。

    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种事情总是周而复始地上演,让人觉得无奈。赵刚在读到这些史实的时候,总是会因为这些自剪羽翼的怪行为扼腕叹息,所以在他当政之后,并没有限制手下的兵权,而是放心的择才而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青春,那个老大迟暮的帝国变成了积极进取的新帝国。赵刚曾经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让中国可以顺利的展开弓矛,直到成为最强的国家。

    但是有的时候,历史就是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赵刚的心情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焦急而又无奈。功臣与皇帝间的关系到现在已经是杯弓蛇影,双方都是如履薄冰。唯恐不小心跌入万丈深渊。

    在没有当皇帝之前,赵刚一直认为皇帝掌管着全天下,所有地臣子都是皇帝的奴才,当然这些概念都是看那些辫子戏得出来的,戏里那些皇帝日日夜夜干个不停,一副勤政爱民的样子,不时的还微服私访一下,处理点贪官之类的。当然之后还要接受若干小妾。不过那完全可以解释称为王者之气的爆发。总之皇帝为什么不长寿,主要是累的。

    等到成为皇帝之后,赵刚才知道,皇帝完全不是那回事。皇帝与功臣间地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皇帝作为帝国地所有者,名义上是帝国所有人地皇帝,拥有一切的产权,但是请注意。这只是理论上的的产权。

    皇帝是一个人,是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而这样带来的问题就很多,首先皇帝不管好坏都是皇帝,所以皇帝的最主要工作并不是讨好老百姓。而是维护自己地统制。也就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功臣们是否勤奋工作,并不在皇帝考虑之中,也就是说一个奸臣或者是酷吏完全可以升官发财。只要他是有利于皇帝统治。

    但是如何杜绝功臣们造反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几千年来皇帝绞尽脑汁也没有解决,这就有点问题了,赵刚纵观几千年来的皇朝兴衰,也只看到了唐太宗和宋太祖两位做的比较好。但是也只是比较好而已,唐太宗之后李唐的江山就短暂的变了颜色,而宋太祖则不明不白的被兄弟截了龙脉,直到9代之后才勉强赎了回来。解决功臣们造不造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到底谁会造反,但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地格局:大臣们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是奸臣,谁是忠臣。

    对于这些难题,唐宗宋祖虽然处理地很好,但是从某一种角度上说,这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是篡位者,所以对于后继者的防范就十分到位,比如说李世民,李世民就很聪明,没有任何幻想,果断地发动了军事政变,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囚禁了自己地父亲,霸占了自己的弟妹,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夺取天下的唯一例证(要严格按儒家的标准,被称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绝对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儒家的双重标准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李世民能成功恐怕也因为他是皇族的缘故。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趣得多,李世民之下,李唐谋反罪名满天飞,大到亲王世子,小到灯草和尚都会被某逆罪名罗致入狱,终李唐一朝,谋反叛逆不断,与李世民开得坏头不无关系,而赵宋的处理办法也是很有意思。

    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大意是国家要么有外患,要么有内忧。外患是有形的,而内忧则无法察觉(原文是奸邪无状)。这句话出在斧声烛影的太宗口里显得有点可笑,一个奸邪无状的自白道出了皇帝们的无奈:他必须有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出谁是奸臣,谁是忠臣。太祖就是因为这件事没做好糊里糊涂的丢了性命,太宗自然要小心一些。

    在太宗得到皇位之后,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分离军队,构成精锐的禁军,以及乌合之众的厢军,皇帝用军权的多少来确定一个分离条件,来使忠臣、奸臣可以分离而不混同。在经济学里,由于军权的文官处置,能让那些有野心的人自动现出原形。

    但对造反之类的事来说,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成本都相形见拙。只要有些风险偏好,又有可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