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海疆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戈茹夫要塞之战(六)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戈茹夫要塞之战(六)(1/2)

    实际上无论是德意志方面还是协约国方面,一开始双方都是蓄势待发准备彻底击垮对方,赢得战略主动,但是德国人虽然建有便利的铁路交通线,但是其的运力与法军相差不多,也就是说德军的机动能力并不比法军快多少,这也就决定了德军无法在有效的实际内趁协约国方面准备未妥善之前发起攻势,并且击溃协约国方面的陆军主力。

    然而,沃苏勒地区双方战略力量已经近乎平衡,无论是德意志方面还是协约国方面,双方都不想率先发起进攻,因为沟壕林立铁丝网、地雷密布的沃苏勒到处都是机枪火力点,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在双方的火炮有效射程之内,无论是那方率先发起进攻,无疑就要承担惨重的伤亡,在重炮与野炮,机枪与战壕铁丝网的层层拦截之下,进攻将会变得漫长而痛苦,往往一道战壕的争夺都需要大量的生命进行反复的拉锯。

    协约国方面实际上就是想在战略上给德国人以巨大的压力,让德国人不敢轻启战端,因为协约国方面清楚俄国人的近二百万大军已经挥师德意志本土,如果戈茹夫要塞被攻克的话,那么柏林将直接暴露在俄国人的攻击之下了,这样德国人势必将会从西线抽调部队,如果德国人从西线抽调了大量的部队的话,那么协约国方面的机会才算真正的到来了,而在此之前,协约国方面无论是法军元帅西耶姆与英军元帅威廉斯顿,协约国集团早以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在俄国人尚未使德国人分兵之前,绝对不率先发动进攻。

    已经抵达沃苏勒前沿的威廉一世现在感受最深的就是骑虎难下的感觉,如果德军在沃苏勒发动总攻的话,能够突破协约国几道防线?如果德军的攻势遭到了遏制的话,那么东线的戈茹夫要塞必将陷入危局,而且如果俄国人足够大胆的话,甚至能够长驱直入进攻柏林!

    但是如果自己在西线一直这样按兵不动的话,仅仅是每曰的消耗都是德国巨大的负担,要知道此刻的德国犹如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一般,如果锅炉持续升压而没有减压方式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将会是爆炸,而取得一场决定姓的胜利就是唯一减压的方式,中华帝国的远征军在固守戈茹夫要塞,威廉一世现在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戈茹夫要塞上面,那就是中华帝国远征军能够坚守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有效机动的牵制俄军的兵力,让德意志帝国的东线无后顾之忧,当然了,最好的设想是中华帝国还要在西伯利亚对俄罗斯帝国发动进攻,迫使俄罗斯大军回师,这样即便西线陷入泥潭战场,那么德意志与协约国方面至少也是一个平手的局面。

    此刻的威廉一世已经没有了开战之前的雄心壮志了,他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高估了德意志帝国的实力,由于中华帝国在东方连续挫败英法,所以给他形成了一种英法不堪一击的错觉,现在这种错觉得到了有效的纠正,那就是英国和法国并非那么的不堪一击,从普法战争中迅速重新站起来的法国依然散发着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味道,六十万的英国远征军的规模也是大大的出乎威廉一世的预料。

    原本威廉一世同总参谋部分析的时候认为英法会在远东、印度、中南半岛投入相当一部分兵力去与中华帝国进行争夺,实际上是英法将全部协约国的力量都集中到了欧洲来对付德意志,奥匈帝国被无耻懦弱的意大利人牵制住了,所以德意志等于再以一国之力对付整个的协约国集团,以至于从威廉一世到俾斯麦、毛奇都倍感吃力。

    1869年4月11曰,新俄罗斯解放军总指挥契科夫元帅发布了推翻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建立人人平等自由博爱新俄罗斯共和国,向沙皇制度发起最后一战的口号,六十万新俄罗斯解放军开始从西伯利亚向俄国腹地开始进攻,中华帝国北方军区司令员张正指挥着三十七个师的兵力紧随其后,中华帝国完全是一副不宣而战的架势强势介入这场战争,因为后续还有三十个师的中华帝[]队已经在北海开始集结了,因为德军在西线的尴尬处境,所以逼得林海疆不得不主动出击以减轻帝国远征军在戈茹夫要塞的巨大压力。

    林海疆很清楚的意识到,虽然从战略或者战术的角度去看,这次行动都不是一次理智的出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