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铁血残明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山

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山(2/2)

称用心否?

    流贼荼毒麻城月余,湖广抚按束手无策,此可称用心否?

    命应天查证周之夔去官之事,既无可信之证言亦无可信之证物,张国维迁延数月回奏与张溥无涉,此可称用心否?”

    他长长的叹口气,“文武虽多,能用心办事的却不多。

    便是因这不用心,这大好的江山,被东奴流寇如此荼毒。”

    王承恩沉默片刻后低声道,“皇上慧眼如炬,那杨嗣昌便是能办事的人,今流寇肆虐建奴批猖,天下处处用兵之际,本兵不可久缺。”

    “杨嗣昌赴京没有?”

    “又上了第三本请辞。”

    “不许。”

    崇祯脸上的不耐一闪而过,这个任命其实去年十月就下了,杨嗣昌仍在丁忧,是特旨夺情,杨嗣昌已经两次请辞,至今没有到任。

    “奴婢斗胆帮本兵说一句,三疏请辞也是不得已,此番尚未上任,黄道周等人已在大谈皇上尽用不祥之人,若是请辞的奏疏少了,恐怕还要加上一个不孝之名,届时甫到任就弹章遍朝野,杨大人也就不好办事了。”

    崇祯听到黄道周的名字,口中轻轻哼了一声。

    杨嗣昌确实是必须要上疏请辞的,次数少了还会显得不孝,否则即便上任也会被言官的口水喷死,这一点崇祯也能理解,但他现在确实急需一个合格的兵部尚书。

    皇帝此时有所平复,双手放开了棉袍,缓一缓之后道,“忠臣还需从孝字上求,你把这个意思告诉杨嗣昌,让他即刻赴京就任。”

    “奴婢记下了。”

    王承恩观察了一下皇帝的神情,小心的试探道,“皇后方才派人来说,请皇上晚间过去说话。”

    “又说这宫中的是非?

    朕听说她又罚了田妃身边的人。”

    “这……奴婢听说是承乾宫里的人犯了不敬。”

    皇帝冷冷一笑,“她自己又是什么好东西。”

    殿前雪花纷飞,王承恩的额头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不知皇帝说的“她”是皇后还是田妃,皇后是后宫之主,田妃是最受宠的贵妃,这两个都是宫中得罪不得的人,但从刚才的语境里面推断,那个“她”是皇后的可能性更大,王承恩一时只觉口干舌燥。

    他没想到平常的一句话惹出这般是非,好在其他宦官都隔得远,暂时不怕消息走漏,但王承恩也绝不能对此事发表任何看法,最好是不说一句话,眼珠转动一下后赶紧转换话题。

    “奴婢方才忘了一件要事,司礼监请圣上示下……是张汉儒举告钱谦益、翟式耜之事,内阁票拟着应天巡抚即刻问拿入京,司礼监问是否让锦衣卫办。”

    “朕已知此事。”

    皇帝思索片刻道,“不用心办事的人,朕宁缺毋滥,张国维在两可之间,张溥之事本有敷衍之嫌,钱谦益既是他的座师,这问拿的事就让他去办。”

    王承恩低声应是,连他也觉得张国维境遇艰难,因为张溥之事,温体仁将冯元飚贬官外调,又不给他调援兵,现在更让他逮拿自己的座师,这在读书人身上,是极大的压力了。

    皇帝想了片刻又道,“方才张国维奏本的票拟,首辅仍是宽厚了,未必能让这些文武用心。

    你给温先生传口谕:有贼口供南京奸谍甚多,着备枢城捕衙门严行议缉,桐城乡村焚掠情形仍确查驰奏该部知道。

    史可法等虽零报斩获,无裨剿局,但以防遏侦备虚词塞责,还着汇同南枢操凤理抚恪遵屡旨,速集锐师合力歼击,不得延玩。”

    “奴婢记下了。”

    “即刻去。”

    王承恩应了,匆匆往外去了。

    雪仍在下,宦官们扫开的甬道又被铺上一层白色,皇帝的眼神抬高,看着绵延的殿顶,似乎能看到殿顶外无尽的山川。

    过了良久,皇帝嘴唇轻轻抖动着,“这是大明的江山,朕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