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宋开海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宋开海(2/2)

是有些危险,横海军那边,朕已经传令加强戒备。”对于开封的安危,赵匡胤不担心,地处大宋腹地,东京周边带甲数万。

    “陛下,臣以为,在登莱一带,兴建船队,不仅可以出海谋利,也能起到监察敌情之用。”沈义伦早就琢磨这事了,既然有机会,那就肯定要推动一番。

    山东登莱一带,自古就是海商汇聚之地,主要行商的路线乃是东进高丽,亦或是北上契丹,所获极丰。

    后周时期,周世宗册封王昭为高丽国王,王昭此人野心较大,有妄图称帝之心,后来渐渐跟后周来往也不多。

    而且为了防止有人勾连契丹,输送盐铁等战略物资,对于海贸一事,从后周时期便极为谨慎。

    大宋立国之后,这事基本也就延续了下来,而且因为高丽至今不曾来朝拜,官方之间没有交流,这民间自然也不多。

    一艘真正能够远渡重洋的海船,造价极高,而且一旦遇上大风浪,便有倾家荡产的风险。若非官府推动,靠民间那点偷偷摸摸,也就弄点小船,出海都凭运气,拿命去博一个高收益。

    至今在登莱一带,都有一夜暴富的神话,无一例外,都是出海去的,自古以来,官方禁止的,就是暴富的机会。

    高丽别的不多,人参之类的珍稀药材多得很,如今跟契丹之间贸易不畅,这些东西身价飙升。而中原之地的丝绸、瓷器之类的,甚至是砚台、玉器,这些东西在高丽的达官贵人中,最受欢迎,弄个十几倍的收益算是良心价。

    沈义伦琢磨这事很久了,但是却不敢轻易开口,万一弄得不好,被扣上私通契丹的帽子,他这脑袋也扛不住。

    若是这事得到了赵匡胤的首肯,他有把握,登莱之地最大的船队,一定是他沈家的。当然了,他一定会跟陛下搞好关系,拉着一起入伙。

    “老赵,你以为这事如何?”赵匡胤下意识地去问赵普,毕竟他如今能过上宽裕的日子,赵普居功至伟。

    “海贸之利,远胜其他,臣以为,堵不如疏!”赵普也觉得,无论你如何堵,只要需求在,都会有人想方设法弄过来,就跟之前剑州商行的货物一般。

    “而且若是能够从高丽大批运来药材,必然能够打压契丹。”沈义伦对赵普的话很认同,内心却颇为感慨,如今陛下怎么倒越发倚重赵普了。

    这些货物,平时都是从契丹高价弄来,若是能够从高丽运来一批,以较低的价格流入市场,必然导致契丹的货物滞销,只要能够打击对手,这事就应该去做。

    “朕总有些担心,商人重利,万一做些违禁之事,日后受害的,还是我大宋将士。”赵匡胤自然是想挣钱的,眼下大宋穷得叮当响,他又不敢频繁加税,毕竟这些年,烽烟处处,老百姓也没多少余粮。

    如今契丹虽然炼铁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比起大宋,依旧有差距,特别是产量,一直是契丹的短板。

    而且盐跟茶叶,一直都是官营,边境上查得很严,可若是海贸的话,管理就是个大问题。打着去高丽的幌子,转眼就去了契丹,毕竟在海上,可没有关卡。

    “陛下,不妨设立港口,所有船只,必须登记在册,来往货物严查。且定期统一结队前往高丽贸易,互相监督,也能结队自保,以防海盗。”沈义伦为这事,考虑良久,当然知道该如何应对赵匡胤的纠结。

    但若是这般,被孙宇知晓了,只要摸清了路线跟时间,很容易一网打尽,而且他相信,那位闽国公一定会这么做。

    赵普想要开口,转念一想,干脆收在心底,只要他不趟这浑水就是了。

    赵匡胤也起了兴致,只要能够保证不将违禁物运到契丹,这买卖还是可以做的。

    “陛下,就连余庆阁的物品,也可以贩卖到高丽去。这么大的买卖,陛下准备参多少份子?就是造海船太过费时费钱。”沈义伦觉得聊得差不多了,既然正儿八经的准备搞海贸,那就得开始造船了。

    这买卖可不是余庆阁,租个铺子就开搞,造一艘海船的投入,都比开个铺子大。

    “这个,咳,朕这内库,也不太富余。老赵,余庆阁还有多少盈余?要不,你也参一份?”赵匡胤这才刚过上小康,在后宫打赏的手脚大了些。

    而且这余庆阁的分红,也没个定例,大部分盈利都拿去开分号了,具体的情况,他还真不知道。

    “陛下,余庆阁的盈余,勉强也就能拿出十万两,这里面还有府尹大人的份子”对于这船队,赵普感觉不太靠谱,随时都会被孙宇一锅端了,但是赵匡胤开口了,他也只能如此。

    “十万两,这”沈义伦觉得有些少了,前期投入至少要五十万两,才能组建一支成规模的海船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