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80【整体搬迁】(2/2)



    可是,想让村民们搬出大山,还是不太容易。

    一来,故土难离,狐死首丘。人越老就越思念家乡,越难离开。

    而山村不仅经济落后,观念更落后。封建思想依旧浓郁,村里大事,还是由老人说了算,谁也不敢违逆。就算是小辈儿想出山寻找新生活,老辈儿不点头,他们也不敢私自行动。

    二来,人其实都是害怕改变的。古话说得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见大多数人是穷途末路才会改变。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少,临渴挖井、临阵磨枪的多。

    闽宁镇是很不错,但移民也会有顾虑。到那儿吃什么、喝什么、真能找到工作,真有好日子么?谁都难免嘀咕。就像全国都知道燕京、沪江好,但又有多少人敢抛家舍业过去闯?

    因此整体搬迁工作推了三个多月,依旧没有太大起色。

    很多村民都恋家,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所以都不敢搬。

    搬迁工作一度陷入停滞,多个工作组去了没成效,打了败仗灰溜溜的回来。

    眼见再无人肯接这项工作,这时候,马得福、张树成作为领导,只能是主动扛起这个重担。

    他们临行之前,项南将自己写得一篇文稿交给了马得福。这篇文稿,其实就是得福在剧中说得那番话。

    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的手里,一头在后辈儿孙手里。后辈到哪里,根就扎在哪里。所以搬离山村,不是断根,而是移根。

    把根从土地贫瘠,缺水少路的穷山沟,移到土地肥沃、水电充沛的闽宁镇,根会扎得越深,长得越旺。

    马得福、张树成看了这篇文章,都非常感动,认为它很有感染力,很有说服力,相信一定能够说服村里那些老人们。

    “谢谢你啊,安同志,你真是帮了额们大忙了。”张树成感激的握住项南的手道。

    从玉泉营吊庄移民开始到现在,项南一直都给他们提供着支持。拉投资、搞种植、做宣传……

    闽宁镇能有今天的成绩,都离不开他的付出。

    “张书记不必客气。其实,文章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用心沟通。”项南笑道,“要让村民们,咱们是真心为他们好。以心交心,以心换心。老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想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马得福、张树成都非常同意。

    他们这次去搞整村搬迁,也是奔着摆事实,讲道理去得。

    “对了,张书记,最近几个月出入要小心些。”项南又道,“我看你的气色有些不好。”

    “咋,永福儿,你还信这个?”张树成一听,笑着问道。

    “有些事儿吧,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总之,你要小心一些。尤其是开车,一定注意安全。”项南提醒道,“咱闽宁镇的公路上太多大车了,载重又大,开得又快,一不小心就可能出事的。”

    张树成一愣,随后点了点头,“行,我会小心的了。”

    “那就好。”项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