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41章 不相信叛逃

第341章 不相信叛逃(2/2)

要以为这些兵卒就真的忘记了皇甫嵩在广宗城下摆出的十万人京观,他们天然与朝廷有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隔阂,若要召回,只需要咱一封军令,他们就会前来太原郡。”

    “这些只是军卒身份认定的事情,其次就是咱们的兵制与朝廷的兵制有着千差万别,朝廷若不插手军中事务还好,越是插手越是让军中上下厌恶不喜,朝廷越是难以获得兵卒的认可,若胡三依然忠心还罢,一旦他敢反叛而投靠了朝廷,他就成了一万兵卒们的敌人,根本不用咱动手,他胡三就会被兵卒剁了脑袋!”

    “当然了,咱并不相信胡三会反叛,跟着咱这么久了,他还没那么愚蠢。”

    董虎根本不相信名下十副将会反叛,这些人跟随自己时间较长,自打北上雁门郡至今也有三四年了,这些年来,董虎和名下各级将领基本上都没有任何俸禄,过得日子也都是大锅饭的苦日子,也没见他们有什么埋怨不满,若这些还不足以让董虎放心,兵制的差异性也足以约束着他们。

    从招募雇佣兵的那一刻,董虎就极为重视培养手下将领、兵卒,只不过有的将领的脑袋跟个榆木疙瘩似的,不似自幼养的兄弟姐妹那样读书识字,尽管他平日里也讲解一些战术、战略、格局什么的,能够掌握的却不是很多,但十副将是重点培养的对象,学的、知道的比他人更多些,胡三很清楚董虎对天下大乱的判断,自也不会愚蠢的叛逃加入朝廷,他对这点有十足的自信。

    更何况,董虎根本就不相信朝廷在供养美阳五万汉兵、西园八营的同时,还有财力供养跑去雒阳的一万五千兵马。

    不相信,不是说雒阳真的没有这个税收财力,而是税收被下面无数大大小小贪官、豪族截流了,在刘焉提出州牧后,各州送往雒阳的钱粮只会更少,设立州牧的原因就是为了清剿各州的黄巾贼余孽,以及镇压益州板楯蛮、九江蛮、荆州蛮、交州蛮、乌丸人的叛乱,按理说这是较为明智的决定,就比如后来各朝为了方便跨区域平定叛乱而设立的临时总督,但这些总督都是临时职务,平定了叛乱后就会被朝廷收回权利。

    按理说,刘焉提出“州牧”应当是极为正确的事情,可大汉朝此时又是什么情况?冀州牧王芬以兵相胁,欲要废掉皇帝刘宏而另立合肥侯,结果却无人站出来反对,这几乎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董卓。

    没人反对,只能说明皇帝刘宏的所作所为让无数官僚文臣失望透顶,各州境内就算没有叛乱,各个州牧也会弄出一些“反贼”出来,会以此为由而募兵,募兵难道不需要钱粮吗?天下尚未真正大乱,各个州牧还未达到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步,还要遵守原有的游戏规则,这些钱粮也只能是应该送入雒阳的税赋,也因州牧变成了各州征募的兵卒。

    州牧的设立只会让雒阳可用的钱粮越来越少,甚至最后彻底断绝,最后也只有雒阳所属的河南尹一地的赋税。

    河南尹共有二十一城二十一万户,每户以六人计,除去一个五岁以下幼童和一个年岁太大的老人免税外,二十一万户需交纳口赋八百四十万钱,算赋五千零四十万钱,更赋六千三百万钱,税钱共计一万万两千一百八十万钱。

    大汉朝三十税一,每亩田产三石粮,而大汉朝所有耕地才有七万万三千万亩,雒阳所属的河南尹能有多少田地?仅有整个河南六分之一的地域可有五千万亩耕田?就依照五千万亩耕田计,每年可获得五百万石粮的赋税,每石粮价以三百钱计,共计十五万万钱。

    也就是说,所有的税收加在一起有十六万万钱,每个征募兵卒定制是每年二十一石粮、四升盐、军饷八千钱、衣服费用三千四百钱、一把刀七百钱、一张弓六百钱、一把最差的弩两千钱,不给兵卒配备战马、甲胄,只给一把刀或长矛,或者是干脆只给一张弓和三十支箭,也不给兵卒丁点油水或咸菜什么的,就让兵卒吃馍馍喝凉水,仅这种最差待遇,每个兵卒就需要两万钱。

    一个兵卒需要两万钱,美阳大营共有五万汉兵,西园八营共有一万六千兵,再加上各个城门守卒以及宫廷所用兵卒,怎么着也有一万人吧?再加上胡三、董耀南下雒阳的一万五千兵马,仅这些就有十万兵马,而这些就有二十万万钱,这是仅能不让人饿死冻死的兵卒待遇。

    皇宫内的宫女、宦官就有一两万人,这些人的待遇就是每日啃馍馍?雒阳好几千大小官吏每日也啃馍馍?

    兵卒肯定是不能只给一把刀一根长矛,或是只给一张破弓和三十支箭矢的,最起码也要有相当数量的半身甲,刀枪剑戟什么的都要配备,因皇帝四处扒拉战马缘故,战马的价格也被人哄抬到了百万钱地步,仅这些杂七杂八的,十万兵卒每年至少要耗费三四十万万钱,这是最低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