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58章 你个懦夫

第358章 你个懦夫(1/2)

    耕种在一个月前结束了,董虎也已将董小乙、董骨、董重、孙牛几员爱将送走,与此同时,诸闻泽将军董信调入弹汗山,接替张辽统领乌丸义从部,而诸闻泽将由老将杨义的儿子杨雄镇守,杨雄也成了董虎名下第十一员统领万卒副将。

    董虎对名下将领进行了一些调整,他也愈发感觉自己的人手不足,尤其是精于内政的人,但他也发现了自己认下的公主妹子的不凡,思虑再三后,他还是将上郡总管姚勇调入平城,董虎担任大总管,调入晋阳的姚山任左副总管,姚勇任右副总管,驻平城,刘月任平城长使,而上郡总管一职在董虎拿下了并州全境后,上郡、西河郡总管取消,两郡恢复了大汉朝的“太守”正式名称,则由董家学堂先生秦开担任上郡太守,段明担任西河郡太守,他们都是中平元年时董小乙俘虏的豫州寒门士子,让两人担任太守这也算是董虎的一次尝试。

    这个时代的精英一定是世家子弟,寒门士子一无名师教授,二无钱财可以游历或结交世家子弟精英增长见闻,即便是极为聪明的人,才能也差了许多,能闯出些名堂的寒门士子凤毛麟角,但大多数寒门士子也并非一无是处,正因他们清楚自己的处境,往往没有太多野心,脚踏实地几乎是寒门士子共有的特性。

    上郡、西河郡是并州九郡最穷的两个郡,不是说更北面的河套三郡就比这两郡富裕了,而是因为上郡、西河郡沟沟壑壑无数,偏偏还是最易干旱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富裕的潜力,而河套三郡呢?河套三郡可是漠南草原最精华的所在,是潜力无限的存在。

    上郡、西河郡人丁很少,两郡人丁加在一起才有六万人,而且这两个郡都在董虎的防御内线,即便秦开、段明没有做好,惹出些乱子也不会太大,对整个并州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董虎对并州实行的是太守与总管并行的管制,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的原因是一些现实军事需要,河套三郡可以划分成三个郡,也可以合并成一个“河套郡”来,具体的原因就是河套三郡是一个整体,是黄河冲积的河套平原,在熹平六年之前,河套三郡的汉民仅有六万,在汉兵与弹汗山鲜卑争斗中失败后,这三郡就成了一片荒芜废墟,即便董虎夺回三郡已有三年,也还未能恢复之前的人丁数量,而这还是因为凉州大乱后,隶属于凉州的安定郡、北地郡百姓逃入朔方郡躲避战乱的结果,就这么点人,有必要分成三个郡吗?

    一个太守的俸禄是两千石,以亩产三石粮计,在三十税一情况下,两千石的俸禄需要两万亩田地赋税供养,通常情况下,一户五口人,顶多可以耕种百亩田,两千石大吏至少需要两百户人家的供养,而这几乎需要一座小县城所有人来供养,太守之下就没了官吏吗?没了吏员、兵卒、衙役吗?三个郡才六万人,一万户六万人,恐怕连三郡大小官吏都供养不起,更别提兵卒、衙役什么得了。

    河套三郡设立军区性质的总管,不仅是因为这里人丁少,养活不起三郡官吏,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这里是漠南草原,是边关缘故,与之差不多情况的还有漠北总管、平城(大同镇)总管、昭余泽太原总管、仇水谷地(宣府镇)总管,当然了,仇水谷地隶属于幽州,董虎只能假借乌丸义从部总管的名义,以另一种形式让华雄成为宣府镇总管。

    因为董虎从河东郡扒拉了二十万人缘故,他需要在平城亲自镇守一段时间,尽可能的将人心安定下来,只有人心安定了,他才能心无牵挂的前往凉州。

    董虎不缺粮食,自中平元年北上并州后,他都极为重视耕种,对外作战也都尽可能的错开耕种季节,尽可能的将所有威胁挡在平城外围,努力为几十万老弱妇孺创造一个安全耕种、放羊环境。

    几十万人太少了,即便天气有些异常,也不会影响到靠近水源的耕地,几年来也一直都是年年丰收,别说骤然增加了二十万人了,即便再增加几个二十万人,马邑、间城、平城谷仓里的粮食也足以养活他们一年,除此之外,仅董虎的私人牧场里的牛羊就超过千万头,这还是在供养数万塞外兵卒的情况下。

    董虎的牧场基本上只供养兵卒和借贷出去,即便是放羊奴隶也只会冬季使用爬犁从大同镇拖拉粮食,以粮食为主食,而不是以牧场里的牛羊为主食,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还是因为地广人稀,漠南、漠北几乎是千里无人,上郡、西河郡这么大的地域才六万人,由此可见人丁的稀薄!

    并州如此,凉州亦是如此,如此之少的人丁,若是远征数千里打仗,或远征万里攻打西域,仅调拨粮食就极为困难,也根本没有这么多人来运粮,在这种情形下,最佳的方案就是驱赶自动行走的牛羊,如此他就需要保留着足够多的牛羊,以此为将士们保证充足的后勤辎重。

    上郡、西河郡、漠北、漠南草原几乎都成了董虎的私人牧场,前往凉州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