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半截铅笔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半截铅笔(1/2)

    清晨,徐煜还是忍不住去了徐润家,盛先生祝颢等人也都应邀而来,还有名士金普,彼此间说了些仰慕的话。︽

    徐注把卖书的老王介绍给众人,其实在场的读书人大多认识他,国子监和贡院一条街的名人商贾,人称其为王胖子,圆嘟嘟的身材,笑起来像个弥勒佛,秀才出身。

    徐煜也被王胖子死缠烂打的推销过书,很熟络,笑问道:“听说你是主坛的法师,那请教一下,今日你是吃斋呢,还是吃荤?”

    王胖子笑嘻嘻的道:“二少爷您又故意考我。嘿嘿,神仙也是吃肉的,不用葱蒜罢了。”

    徐润立即吩咐道:“原来如此,管家吩咐下去,今日的菜肴一律不用葱蒜。”

    为啥神仙不吃葱蒜?嫌有口气?还是和西方世界一样,鬼鬼神神的也讨厌气味强烈的大蒜?

    这时候素兰慧芳陪着琴言缓缓出来,徐煜看了眼琴言没说话。徐润说道:“走走,咱们先去楼里用饭。”

    把大家领进内宅,走进特意安排的小楼。徐润家因其父母的持家有术,家大业大也算富豪。故此楼中的摆设非常精致,四面开窗,一楼摆了三桌酒席。

    楼中有很多的古玩字画等,王胖子忍不住这个看看,那个摸摸,他一辈子兼卖古董,知道徐家这些玩物都是好东西,十分艳羡。

    走到窗边眺望,见后方都是连绵的徐府主宅,数不尽的亭台楼阁坐落其中,美的如诗如画。王胖子心说扬州那些发迹的盐商家的那些花园,也算是奢华无比,但如何比得上这里?真有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徐家都这么富贵,可想而知徐府了?一想到这儿,他对待徐煜的态度更加的巴结殷勤。

    吃完饭后。徐润吩咐撤下酒席,喝了香茶漱过口,整理下衣襟冠带,众人上了楼来。

    二楼点燃了百合香,淡淡的香气四溢。中间的法坛上铺了一层干净的细沙,摆了一个不辨雌雄的仙乩。

    就见王胖子一扫嬉皮笑脸,一本正经的上前虔诚祷告,对着仙乩连续磕了九个头。起身烧了什么飞云符、清风符、仙鹤符之类。

    大家好奇的看着这一幕,因碍于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一个个的神色间似乎有些颇不以为然。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忽然王胖子说道:“要请两位仙童扶乩。”

    徐润忙说道:“风儿清儿你们俩去。”

    两个十岁左右的书童迟疑着走了上前,按照王胖子的指示扶着仙乩。又过了一会儿,不见有什么反应,王胖子便又跪下去磕头,然后焚了几个符箓催促。

    两个书童就那么呆呆的扶着,突然大家一声惊呼,乩像颤动了一下,书童风儿唬得一抬手,仙乩竟自动旋转了起来。拿着木笔的手在沙地上画了很多的圈圈,吓得两个书童急忙跳开,同时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怀疑是对方转动的。

    其他人好像都见识过,没什么惊讶的,不过看向王胖子的目光多了些敬畏。唯有徐煜在思索里面装了什么机关。

    扶乩乃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占卜之术,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汉以后出现了很多的谶纬书。道教法师们便承袭其技,扶乩降笔,依托神灵造作的道教经书,在魏晋时期开始大量涌现。

    宋、元、明、清,占卜扶乩之风愈盛,伪托古人之作,在现存道经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总而言之,就是一些道教的学问家,依托此法创作出比如“上清真经”等道家典籍,弄出卷由神授的宗教色彩。

    所以扶乩的兴盛,是和文化知识绝对相关的,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准根本玩不转这个,是以读书人最为热衷,闺中才女尤其钟爱。历朝历代譬如李商隐、陆游、沈括、洪迈、纪晓岚等都对扶乩有过详细描写。

    神像还在运动中,看起来非常的神奇,徐煜推测大概是类似不倒翁的装置,更神奇的是在沙地上笔画纵横,渐渐好像形成了两个字。

    这两个字肯定是随机形成的,每次都不会相同,一来古人深信冥冥中自有天意,二来就要考验法师的学问能力了,大家皆很期待,其实和算命先生的道理一样。

    有人眼尖,发现是一个珠字和一个珍字,渐渐又陆续出现了七八个字,王胖子记在了心里,很快得了两句七言诗。

    王胖子卖了一辈子书,又有大量的相关诗词作为参考,当下不紧不慢的拿笔在宣纸上写道:“珍珠为辇玉为轮,去请瑶台绛阙真;朱鸟窗前问阿母,碧桃花树几千春。”

    围观的大家恍然,原来是一首降坛诗,也就是神灵的旨意,且这仙人还是个女神女仙,大家伙的神色顷刻间变得恭谨了。

    那神像还在乱转,忽上忽下,在沙地上划出无数认不清的东西,谁也看不懂,当然王胖子能看懂,如此很神奇的写出数语,所谓:“吾仙奉王母命,至东海蓬莱仙岛,邀请碧霞神君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