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书本楼 > 历史军事 > 七十年代纪事 > 第128章 128章:

第128章 128章:(2/2)

了,去了就没回来,俺咋能不担心哪?怎么……怎么就俺们家摊上这种事啊!”

    对方拍拍她的胳膊。

    “叔,俺爹回来了,现在和建军去派出所看俺大哥。”张翠花把贺父和詹家人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说给贺敬东听,然后提出贺父叫她们来找贺敬东的请求,“叔,俺家三兄弟大小都是干部,绝不会知法犯法,仁喜死了,俺们难过,俺们愧疚,可是人死不能复生,俺家是没法子赔上这条命。就请您去詹家问问他们有什么要求,我们做到什么地步才能了结这件事。”

    贺敬东微微点了点头,“你们能这么想就好。私了说白了就是赔点钱,你们得做好心理准备,你们三兄弟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詹家张口不会是小数目。”詹仁喜死时穿的衣服都得剥下来,何况别的?估计贺父给的衣服,也穿不到詹仁喜身上。

    贺敬东早就去过詹家了,詹父去时,他也跟去了。

    张翠花抬高眉毛:“合理范围内,俺们家该怎么赔就怎么赔,俺家绝对不会推辞,哪怕砸锅卖铁呢,俺们也赔,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得好好唠唠了,反正不能任他们狮子大开口。”

    “我知道了,我会跟詹家好好说说。”

    “那就劳烦叔叔操心了。”

    贺建国是市里的干部,地位不低,齐淑芳也是交游广阔,贺敬东对这件事很用心,县派出所的人也没人为难贺建党,更加不会为难贺父,听说贺父来探望贺建党,赵所长亲自迎他们进去,不等他们问就说道:“詹仁喜是意外死亡,从罪责上来说和贺建党同志无关,但因为发生在你们家,赔点钱私了,对方来说明一下,贺建党同志就能回家了。”

    贺父和贺建军顿时松了一口气。

    只要贺建党不用偿命,不用坐牢,赔钱……只要能用钱解决的,就不是困难之事。

    贺父见到贺建党,父子俩单独说了一会话。

    “爹!”贺建党眼睛红通通的,出了这种事,心里很不好受。

    “行啦!”贺父拍拍他的肩膀,“事情已经发生了,无论怎么追悔莫及都没有用,先想办法解决。我跟詹家说过了,让你给仁喜偿命是不可能的,咱家也不会让你蹲劳改,就看他们家提什么要求了。”

    “十有**是要钱,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要求。”

    确实是要钱。

    贺敬东到詹家问他们的要求,他们很直接地说让贺家赔钱。

    “给我们三千块钱,这件事就算了了。”詹仁喜的兄弟大声说道,两只眼睛闪闪发光,三千块钱,哪怕他分到一千,也能成贺楼大队的有钱人了。

    “三千块?你们怎么不去抢呀!几年前老栓给人拉石头送了命,对方一共才赔一百块,你们敢要几十倍?你们这里,兆明哥出了棺材,给了衣服,认错态度好,一点都没躲避,你们还要这么多?”贺敬东生气了,看都不看他一眼,而是转头面对詹父,“老大哥,仁喜死了,这家就该你和仁喜媳妇做主,你们真要三千块钱?”

    “三千。”詹父认真回答,三千块钱到手,哪个儿子都能分一笔,盖房娶媳妇过日子都是好样儿的,日子很快就能红火起来。

    贺敬东突然笑了。

    他知道詹家肯定会要赔偿,但没想到他们的胃口这么大。

    三千块?詹家一年才余几个分红?他是大队长,他很清楚詹家前年分了十五块钱,去年成了倒挂户,就是倒欠生产队十几块钱。三千块钱,够他们一大家子挣上百年。

    詹仁喜家没分家,四兄弟和老人一起住,经常吵吵闹闹,挣工分都不用心,就怕自己多挣了,别人少挣了,让少挣的人占便宜,让人看足了笑话。

    “老詹大哥,真没想到啊,没想到你会趁着儿子的死就向建党家要这么多钱,你咋好意思要呢?仁喜和建国是好兄弟,这些年你敢说你家走投无路的时候没去求建国?仁喜结婚时的茶盘还是建国送的吧?建国媳妇打野味,虽然说给你们家的比不上给建党家建军家的,但你们可没少吃他家的野味吧?你们家吃不上饭的时候,没少求我兆明大哥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你们家是倒挂户,还是问建国借了二十块钱还上的,这钱没还吧?”

    贺敬东冷笑一声,满脸嘲讽。

    “建党当了这么多年支书,不贪不污,攒了几个钱?攒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攒够盖砖瓦房的钱,现在盖房子也泡汤了。你们一口就要三千块?你们就不怕建党宁可去蹲劳改?他要是去蹲劳改,你们一个子也别想拿到。”

    詹父脸上露出一丝踌躇。

    其他人小声议论,包括沈大妞在内。

    贺敬东听他们各执一词,有的执意要三千块,四家和老人各分六百,有的说可以少要点,有的提起贺建国和齐淑芳,贺敬东忍不住摇摇头,发死人财也发得这么兴高采烈,真是少见,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起还躺在停尸床上的詹仁喜,没人想着给他穿衣服,没人想着去做棺材。

    天气炎热,就这么半天,詹仁喜的尸体开始散发臭味了。

    贺父这么爽快地给衣服给棺材,不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想让詹仁喜入土为安吗?哪知反而是他的家人对他置若罔闻。

    贺敬东瞪着眼,詹家人吵得越来越激烈了。

    “我不同意!死的是仁喜,凭什么赔的钱要分给你们?爹,娘,无论赔多少钱,都是我和孩子的,我们已经没有仁喜了,以后没有人再挣工分给我们花,你们就没想过我们娘几个的生活吗?”沈大妞突然大吼出声。

    詹父不高兴地道:“我还活着,这个家就由我做主。”

    沈大妞不服气地道:“爹,这钱是仁喜用命换来的,就算你惦记着其他的儿子,也得想想我生的才是仁喜的儿子,他们没了爹,你就忍心看着我们孤儿寡母凄凄惨惨地过日子?这个钱,不能分给娃的叔伯!”

    “你们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孩子还小,你拿着我不放心!”詹父非常理所当然,“咱们家没分家,钱就是大家的!”

    “我不同意!”

    “不同意也得同意!”詹父大声道,一脸严厉。

    为了还没影子的钱,一家子几乎撕破了脸,仗着詹父在,詹仁喜的兄弟们纷纷指责沈大妞,说如果不是她和詹仁喜吵架,詹仁喜就不会因为休息不好而从车上掉下来摔死,现在居然好意思来分詹仁喜死后的赔偿款。

    吵得贺敬东头疼,“老詹大哥,你们继续商量吧,有了结果再告诉我。”

    他不乐意待下去了。

    真是……没见过这样的人,面对金钱,立刻原形毕露,之前他觉得詹仁喜家比死去的詹仁怀家强点,现在看来不愧是一家人,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商量的,反正詹父晚上找贺敬东时,给出商量好的数目,两千块。

    两千块也很多了。

    “一千块。”贺敬东皱眉道,他是贺建党的堂叔,心里向着贺建党,而且很鄙视詹家发死人财的行为,“我说过,几年前老栓一条命给家人换了一百块钱,一千块多了十倍,又有衣服和棺材,你们该知足了。”

    詹父不同意,比三千块少要了一千,哪能再少?

    再少的话,其他儿子想盖屋就不够了,盖三间砖瓦房得四百来块钱呢。

    “那好,我明天就跟兆明哥说,让建党蹲劳改,反正他们家拿不出这么多钱。”贺敬东气愤地道,不好好商量,那就来一剂猛药。

    “他们怎么没钱了?贺老三两口子都吃成品粮。”

    贺敬东似笑非笑:“就算是亲兄弟,建党欠的钱也不应该由建国出吧?他们吃成品粮怎么了?他们吃成品粮就不花钱了?建国养一大家子,现在两口子都在首都上学、进修,哪有什么钱?老詹大哥,我劝你别太理所当然,聪明人应该适可而止。”

    詹父不聪明,所以他不懂得适可而止四个字怎么写,他只知道自己儿子死了,坚持要两千块钱,不然就不让派出所释放贺建党。

    拉锯战进行了两天,赔偿款最终定在一千五百块。

    既然打算私了,詹父就去派出所把贺建党带回来了,让他准备钱。

    一千五百块钱远远超出了贺建党个人的承受能力,好在贺父和贺建军都把积蓄掏了出来,凑了五百块钱,其中四百块是贺建军两口子好不容易才攒下来准备买砖瓦盖房子的,现在贺建党遇到困难,他们决定修修茅草屋继续。

    其他亲友如贺敬东、沈要武等,纷纷慷慨解囊,总共借给贺建党一百六十块钱。

    这么算,还是远远不够。

    贺父把马瑚送的便携式收音机卖掉了,不用票,想买的大有人在,卖了一百块。

    加上贺建党家里剩的一百二十多,仍缺六百二十块钱。

    贺建党想把家里三百多块钱的砖瓦卖掉,可是卸砖时出了人命,很多人觉得不吉利,而且没有多少想盖砖瓦房,所以始终卖不掉。最后,他们知道贺建军想盖房子,就把砖瓦让给他们,钱从欠的四百块钱里扣除,贺建军倒是很愿意。

    贺建国刚回到老家就面对这种兵荒马乱,简直傻了眼。

    呆愣一会,他连忙把自己和齐淑芳这几个月没去领取的工资领回来,取了六百块钱给贺建党送去,缺了二十块钱不要紧,去年詹仁喜借了自己二十。

    兄弟三人在贺敬东和另外几个生产队队长的见证下,把一千四百八十块钱送到詹家,根据贺建国的意思,四百八十块钱交给了詹父,一千块钱直接给了沈大妞母子,并让他们签下字据,证明钱已经收了,从此以后不再提詹仁喜之死。

    贺建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詹仁喜的儿女失去了父亲,以后生活肯定艰难,而詹仁喜的兄弟都活着,日子再怎么不好都比沈大妞母子强。

    沈大妞聪明的话,就牢牢攥住这笔钱。

    詹父早就打算把这一千五百块钱分成五份,自己老两口拿一份养老,三个儿子和沈大妞娘几个一家一份,现在只给自己四百八十块钱是怎么回事啊?当即表示不满。

    贺建国淡淡地道:“你觉得不合适?”

    “不,不,没有。”一见到贺建国,詹父就像老鼠见了猫,不敢吱声了,真没想到贺建国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在首都进修吗?早知道他这么快就回来给贺建党撑腰,前两天就该把事情解决掉。詹父暗暗后悔。

    拿到了钱,前几日尸体实在是臭不可闻才被火化的詹仁喜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詹仁喜到底没穿上贺父给的那套衣服,火化时就穿着那件大裤衩,火化后倒是用上了红松木的棺材。

    贺建国和其他结拜兄弟过来祭奠,听说此事,相顾叹息。

    ...